球蛋白危机:病人救命药连夺六条命(组图)

newvivi| 2011-08-31 09:38:00
阅读()
到医院看病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免疫球蛋白导致一个家庭已不再完整

万国明的妻子伍红英对丈夫的死忿忿不平

  病人救命药连夺六条命

  6月4日,阳光映照在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依旧不断。大厅里,挂号的人排起了长队,护士们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们的各类咨询,四周充满喧哗。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一周以前,这家医院的6名患者在注射免疫球蛋白时,接连死亡。

  5月22日晚上9时多,26岁的陈海英在打了两针免疫球蛋白后,突然死亡。此时,这场悲剧才刚刚开始。27日晚上9时20分,医院宣布49岁的万国明死亡,当时,注射免疫球蛋白的针管还插在他的体内。这是该医院猝死的第5名患者,而悲剧并未就此终止。5月28日,最后一名死亡的患者来自江西黎川,是个年轻的白血病患者。

  6条生命,只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便戛然而止。

  哀伤

  阴影笼罩的残缺家庭

  民德路54号,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相隔仅10分钟路程。穿过小巷,是一栋陈旧的楼房,万国明的家就住在这里。如今,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这个曾经幸福的三口之家,完全被悲伤的阴影所笼罩。

  6月4日下午,这套并不宽敞的房子里,被男女老少近10个人挤得满满当当。他们都是这个三口之家的亲属,各自从自己家中赶过来,陪伴着这对母子。但万国明年迈的父母并未在场。万国明的妻子伍红英告诉《法制周报》记者:“我们不敢让老人过来,他们来了,看到国明的相片,难免会悲伤过度。”

  伍红英坐在一张椅子上,与记者聊起了事件的始末。她背后的墙上立着一幅丈夫的遗像,相框里,万国明面带微笑,望着这个世界。

  万国明曾经是一名空军军官,服役20多年后,转业回了南昌,在江西省委党校职业培训中心担任副主任。在伍红英的心目中,万国明是工作标兵,是计算机能手,更是一个模范丈夫。去年12月,万国明在上海一家医院确诊患上了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在妻子和妹妹等人的陪同下,万国明在上海接受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当时,这个家庭因为看病已经花费了近30万元,经济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伍红英回忆说,丈夫不愿意看到,因为自己一个人的病,导致家里这么多人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于是,当身体稍稍恢复后,他提出转院回南昌继续治疗。

  在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24年,该医院是南昌市和江西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医院。除此外,还有一个让万国明选择到这家医院治疗的原因:医院离他家只有10分钟路程,来回十分方便。

  5月4日,万国明住进南昌大学附二院血液科16病区11床,接受化疗。令伍红英不解的是,两天后,医院给家属出具一份病危通知单,而她认为万国明的病情远未到这种程度。但院方告诉她,这是医院的规定,要求家属必须签字后,才能继续对患者进行治疗。为了治好丈夫的病,伍红英签下了名字。

  住院3天后,万国明向主治医生表示,感觉手脚有些麻木。该院精神科的医生会诊后建议,注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以缓解此症状。

  据记者了解,人免疫球蛋白就是过去称为人血丙种球蛋白的血液制品。(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是采用健康人血浆或血清分离、纯化,并经灭活、去除病毒步骤加工制作而成的。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它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但这种血液制品的价格比较贵,记者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药价表里看到,一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售价在310元-380元之间。

  突变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