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45天速成鸡事件:病鸡流向存隐患

flower| 2012-12-17 12:59:27
阅读()
副标题

 

 

  “市场鸡”猛于“合同鸡”

 

  检疫监管成摆设?

 

  相对来讲,无论是粟海还是大成,其产业链监管尽管仍有风控隐患,但管理还属比较严格。民盛鸡专业合作社一位李姓养殖户介绍,“大成有追溯制度,我们养的鸡资料都会上网,只要是大成食品,在网上都能查到具体信息,如谁养的鸡。我们的合同是一年一换,那时会过来给我们和鸡棚照相,然后把养殖户信息直接登在网页上去。”

 

  这些合作签约的“合同鸡”情况比起“市场鸡”的确是要好一些。记者还采访了一些“市场鸡”养殖户。一位养殖规模在2000只左右的农户王生(化名)告诉记者,他养的鸡直接销售给当地菜市场的鸡贩子,45天出栏时鸡可以长到6斤左右。用药和饲料都是自己选择,比如用药基本就在八九次左右,如果鸡生病,还要增加用药。王生还提到,现在的鸡不比前几年,更不好养了,“不给药就来病”。他养鸡近二十年,早前不怎么用药,如今用药了也不好养。他认为不是鸡苗的原因,“可能是气候不好。”

 

  频繁用药的鸡是否安全?王生表示,鸡的用药,7-8天左右可以排除体外。不过有些鸡有病,养殖户用药可能频繁些,没有这么长时间排药,是不是有残留就不知道了。

 

  按2010年1月4日农业部审议通过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经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离开产地。”

 

  记者在采访中更发现,在肉鸡流入市场至关重要的动物检验检疫环节,部分地区竟成为摆设,甚至花钱就能买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这无疑增加了整个产业链风控的难度。

 

  民盛养鸡专业合作社某养殖户刘佳(化名)告诉记者,“走鸡”时,养鸡户直接到检疫单位交钱。“给钱就给开,每只鸡5分钱左右,随便开,报上数量就行,不需要任何手续或者证明。”

 

  “合同鸡”因有合作公司方面的质量要求,相对多了一层公司监管,比如大成和粟海的签约合同鸡,还要经历一次公司层面的肉检抽检,而市场鸡则只有政府检疫部门的抽检,若这一监管环节缺失,其质控风险明显要比“合同鸡”大得多。按照王生的说法是,检验检疫部门不会上门检测,往外拉鸡卖时,在公路上,被检疫部门“堵”到,就每只交2毛钱,现场也不会检测,交钱就可以。而在河南周口,有蛋鸡养殖户也向记者透露,其蛋鸡在下完蛋之后会出售给二道贩子,只要花几十块就能从当地的检疫部门开到检疫合格证,顺利将鸡卖出去。

 

  对于政府检疫部门的“走过场”,记者也来到了天津市宝坻区畜牧水产局,记者并未找到挂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办公室,经指点来到其财务室,发现有当地人来报备猪病死补贴等情况,就检验检疫问题,办公室内一工作人员让记者自己去官网查看,在得知记者身份后,则称自己并非领导,不接受记者采访,随后匆忙离开办公室,另一办公室人员在查看记者证件后也推说领导不在,不予接待。

 

  至于当前肉鸡养殖业的检疫控制问题,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称,相关问题需采访农业部。记者联系农业部,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相关的回应。

 

  尽管业内人士甘建华(化名)称其并不了解相关检疫部门为何不用检测就给养鸡户开具检疫合格证,但他同时指出,“禽类用激素的可能性很小,药残对人体危害没有那么大,因此在动物检疫领域,禽类的检测相对而言没有猪等畜类那么重要。”

 

  “对养殖户的鸡进行检验是基层兽医站的职责,但目前政府对其供应仍有不足,要保障其正常运行的机制仍有待完善。”在甘建华看来,或者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做,比如简单的开车到鸡场检疫,这些都需要成本。

 

  肯德基45天速成鸡大起底,多环节存隐患,而病鸡流向存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继续深入调查和监管,以防病鸡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