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制药口服液4年中7次被曝含有异物

phoebe| 2012-06-01 09:57:53
阅读()
副标题  
  业内人士:
  
  生产环节、药品质量都可能是异物源头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药品中现异物的报道不仅仅涉及三精制药,也包括其他一些药品品牌,而且出现异物的药品以口服液、注射液居多。药品中的异物究竟从何而来?药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再到包装、灭菌的整个过程中,到底有没有混入异物的可能?就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一位制药企业的业内人士。
  
  该业内人士介绍,生产一支口服液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要将所有原材料溶解,然后进行配制,配制好的药液要经过过滤,以去除异物,“按道理,过滤后的药液是不会存在异物的。不过,也不能排除过滤过程中,滤网、滤芯中掉落的杂质进入药品终端的可能。”这是异物进入口服液类药品的第一个可能环节。
  
  过滤后的药品要进行灌装、加盖。加盖是异物可能混入药液的第二个环节。“口服液的瓶盖一般都是胶塞和铁皮组成的,自动加盖机将瓶盖直接套在瓶口,然后进行压盖、加盖、旋盖步骤,旋盖过程中,有可能会带入一些胶塞里的橡胶异物到瓶中。”
  
  加盖后需要对药品做灭菌处理。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灭菌后,生产人员会对药品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灯检。“灯检就是由工人拿着药液,透过灯光的光线查看瓶中是否有异物,这里检查的异物主要是玻璃屑,加盖过程中如果玻璃瓶没洗干净,玻璃屑就会留在瓶子里,通过灯检一般都能发现,其他异物在这个环节也能被检查出来。”
  
  “这是从生产环节来说的,从本身药性来分析的话,如果产品本身的稳定性不好,有可能会形成沉淀,让消费者误认为是‘异物’。碰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看一下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注明‘产品需要摇匀后服用’,说明沉淀属药品正常情况,消费者可以服用。但是,如果说明书注明产品属于沉积液,那么就没有沉淀性异物发生的可能,此时如果发现药品中有异物就不应该喝了。”
  
  该业内人士表示,口服液出现异物并不是一种常态现象。“如果是经常出现异物,一方面可能是产品设计上出现了问题。但假如说该产品面市初期是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异物问题,就说明质量控制这个环节有问题了。”
  
  ■链接
  
  口服液不能根据澄明度判断好坏
  
  口服液是从多种药物、成分复杂的配方中提取出来,在此过程中某些物质,比如蛋白质、肽类、多糖等很难溶在水中。口服液吸收快而且服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但是包装大部分都是深色的。因此,想要辨别口服液的好坏,从外观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专家指出,口服液的好坏不能以液体澄明度为标准。
  
  口服液是从多种药物、成分复杂的配方中提取出来,在此过程中某些物质如蛋白质、肽类、多糖等很难溶在水中。一般来说,滋补类的口服液澄明度都不高,而且会随着周边环境与温度变化,部分口服液还会有类似淀粉等成分析出沉淀。因此,国家对中药口服液的规定标准中也允许有一定量的沉淀存在,但沉淀是否正常还是可以区分的。正常的沉淀会少量积在瓶底,轻轻摇晃后出现悬浮并均匀分散,如果出现了固体块状沉淀,很可能是液体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能继续服用。
  
  另外,购买时,消费者要注意区分是口服液还是口服溶液,前者是中药制剂,后者属于西药范畴。口服液与口服溶液最大差别在于前者是中药,后者属于西药。“口服液”是指将中药材洗净、切片,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单支剂量口服液。其制作要经过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等过程,在生产和储藏期间有一定检测指标。而“口服溶液”是指可溶性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再制成口服的液体。
  
  清者自清?
  
  三精异物门自从被曝光后,距离现在已经两周有余,相信除了事件中的消费者刘先生之外,想必其他人早已将此事淡忘了。这可能就是三精制药选择沉默的原因。当企业出现负面信息时,一部分企业虽然嘴硬,坚称“无辜”,四处发声明为自己“辩护”,但态度至少是积极的,说明企业很重视自己苦心经营的口碑,爱惜羽毛。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在面对不利报道时,学鸵鸟,把自己隐藏在事件背后,三缄其口。当然,每个企业的危机公关不尽相同,没有孰优孰劣,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息事宁人便是公关成功。然而,面对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企业的沉默显然不是负责任的表现。假如三精的口服液果真如网上报道的那样多次出现异物,而且异物出现在以小朋友为消费主体的三精葡萄糖酸锌、酸钙口服液中,一旦异物被小朋友误服,后果不堪设想。假如三精口服液并没有上述诸多的异物门事件,那么面对这样不利于企业形象的“流言”,三精又为何不早早站出来为自己辩白呢。也许三精信奉“清者自清”。可是,在毒胶囊事件中,一些知名大药企也被牵涉其中,导致公众的信任跌至冰点。三精真的能让我们放心吗?相信消费者心中自有答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