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作坊从工厂买下脚料做炸鱼 油盐皆系三无产品
加工点紧靠废品收购站,到了夜深人静时偷偷生产,排出污水的臭味四处飘散……
记者接到即墨市民反映,经过蹲守发现污水是从一个加工炸鱼的黑作坊流出来的。记者暗访发现,这个黑作坊利用“三无”油盐加工炸鱼,还用柠檬黄来调颜色。6月17日即墨食安办组织各职能部门一举捣毁了这个炸鱼的加工黑窝点。
暗访 从工厂买下脚料做炸鱼
6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即墨城马路附近李先生居住的小区,在李先生带领下来到污水沟附近,发现里面都是发黑的臭水。“臭鱼味是从哪里来的啊?这么熏人。”记者询问旁边一家废品收购站里一位男子 ,这名男子显得非常警惕,只说“ 是加工臭鱼的 ,都是晚上加工。”对于具体地址却不愿意透露。6月15日晚上9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污水沟旁 ,顺着臭鱼味道一路寻找,最后发现路西边一个临时搭建的低矮平房附近味道特别浓,这处平房的大门紧闭,里面灯火通明。记者绕到门头房后面,透过窗户看到里面有一名男子正在加工臭鱼,里面烟雾缭绕,现场污水横流还不停向外排放。
随后,记者以订货的名义走进了这家加工点,屋里只有老板一个人,看到陌生人夜晚到访,老板有些紧张。因为油锅里正炸着鱼块,老板没说几句就返回加工车间,快速用大漏勺捞出炸鱼倒到旁边一个铁篮子里。
记者看到,这个车间大约有30多平米,房间里很昏暗,中间位置摆着一口大锅,大锅里的油在沸腾着,旁边空地上支着一个铁架,上面摆放着盛满了炸好鱼块的铁篮子 。地上和墙上都满是油渍,并泛着刺鼻的气味。车间里还有一个房间,拐角处堆着不少碎鱼块。
“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炸鱼的?”老板捞完鱼块后询问记者,记者赶忙谎称是一位朋友介绍来的,并准备大批量购买,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谈老板才渐渐放下了戒心。“就我一个人干活,一天也加工不了多少。”老板一边继续炸鱼,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些鱼块怎么这么碎啊,闻起来还有些异味?”记者指着堆在墙角处的一堆碎鱼块问道。“不瞒你们说,这些鱼块都是我从沙子口一家工厂买来的下脚料,工厂将好的鱼块切掉,这些都是剩下的。”他向记者透露说,“主要是鲅鱼。”
揭秘 用的油盐都是三无产品
“我每天也就炸一百来斤,没有多少利润。”老板说,他按照每斤2块钱的价格从工厂购买这些下脚料。“大一些的放在一起,碎鱼块放在一起。”他告诉记者,挑选好之后,他会先将这些鱼块洗净,然后用盐腌制。
记者在现场看到,用来腌制鱼块的一个小铁盆里盛放着半盆白色粉末物。“这些盐比成包的细盐每斤能便宜5毛钱,是我从市场买来的。”老板告诉记者说,这些盐每斤才1块钱。“因为用得多,我不得不考虑成本。”随后,记者在门后面发现了大量的这类盐,用普通的编织袋盛放,没有商标、生产地址以及保质期等,明显属于三无产品。
另外,记者还发现,油锅旁边放着几桶油,这些油明显发黑,散发着一股臭味。在老板出示的收据上也没有这种油的生产日期,也属于三无产品。此外,记者还发现了一桶柠檬黄。“这些柠檬黄是腌制鱼块的时候用的,是为了让炸出来的鱼更加好看。”采访时,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些鱼块都是下脚料,而且颜色发黑,使用柠檬黄“美容”后炸出来的颜色就很鲜亮了。“颜色是好看了,可吃了危害就大了。”知情者表示。
流向 炸鱼进市场,卖得还挺火
掌握到证据之后,记者向老板要了手机号便借机离开了。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炸鱼的流向,6月17日凌晨4时许,记者换了一辆车早早守候在了加工点周围。天亮后,从加工点里开出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记者看到,开车的正是老板。随后,记者跟随在这辆车的后面。大约半个多小时后,车停在了一个农贸市场门前。老板将车上的货物搬到了一个摊子上,不久就开始有顾客询问并购买炸鱼。记者在现场看到,购买炸鱼的主要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生意比较火爆,七八个盒子里的炸鱼很快就卖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