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新闻:地沟油揭秘:废油超九成去向不明

newvivi| 2011-08-31 14:01:37
阅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餐馆、饭店、酒店“生产”的废弃油脂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金矿。他们以拉泔水养猪为名,每天从泔水里提取出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液体,后经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等工序,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摇身一变成为清亮亮的红油,业界称其为“地沟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餐桌。

  地沟油上餐桌是一个老话题了,全国各个城市都在热议。兰州到底有没有地沟油?量有多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经过为期1个多月的暗访调查得知:兰州市现有餐饮企业约6000家,日生产餐厨垃圾约300吨,按1吨餐厨垃圾可提炼10%-12%的地沟油计算,兰州市每天生产地沟油约25吨,一年有近1万吨地沟油的产量。

  每到夜幕降临,兰州市大街小巷总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开着装有大油桶的三马子等交通工具,出现在酒店、餐馆门口,他们用特制的勺子,一勺一勺将酒店、餐馆的剩饭剩菜和浮油装进塑料桶中,然后再倒入车上的大铁桶里运走。在市区看到这些车,大多数市民以为是拉泔水喂猪的,但事实上喂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大的部分是提取地沟油牟取暴利。

  养猪户深夜拉泔水

  6月6日晚,连续多日“灰头土脸”的兰州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小雨。当晚8时,记者悄悄跟着一辆无牌照的三马子到西站附近的一家小餐馆,目睹了车主人收集泔水的过程。

  到一家餐馆,车停稳后,司机——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麻利地提着塑料桶和小饭盆快步走进后堂。该男子先用饭盆将餐馆桶装泔水上面的浮油一盆一盆地舀过倒进塑料桶,剩下没有油水的泔水则直接装进泔水桶中。

  晚 8时15分,司机吃力地提着塑料桶走出来,把塑料桶中带有剩余饭菜的泔水倒进车上的大铁桶里。有时“货”多,餐馆服务员或保安会帮忙抬。离开这家餐馆,司机驾车出现在临街的另一家餐馆,拎着两个塑料桶走进后堂。8时45分,司机拎着两桶泔水和一桶白色垃圾,驾车向西行驶。

  当晚9时,看着车上三个大铁桶装满了“货”,司机哼着小曲驾车离开最后一家餐馆,乘着夜色拐上了通往晏家坪公墓区的山路。为不致引起司机的注意,记者跟踪到晏家坪三岔路口后决定暂时“放弃”。

  6月15日下午1时,记者驱车沿通往晏家坪公墓区的山路爬行,在快到西津山半山腰时,从路边已能闻到沟渠内散发出的恶臭味。下车向山下望去,在一个地势低洼的背风处,看到一排排简易的民房,民房隔壁是养猪户建的猪圈,每个圈门口都立着几个油乎乎的大铁桶。

  见有陌生人来,村口两名放羊的村民警惕地看着记者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记者装作“油贩子”与放羊人搭讪,放羊人小心地答复:“我们这里没有你要的东西。”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一名几年前曾帮这里的养猪户拉过泔水的知情人。“光晏家坪公墓区半山腰就聚集着十几户养猪户,他们将从酒店、餐馆拉来的泔水中的浮油舀出,用过滤出的剩菜、剩饭喂猪。每月把积攒的红油卖给经常打交道的油贩子,陌生人别想从中插一杠子。别看这个活脏且累,收入可观着呢。”知情人说,“你们真想从中挖出些内幕来,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我以前帮他拉过泔水,找他时你说我的名字,或许能打听到一些东西。”

  泔水提炼地沟油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信息,记者沿山坡逐家逐户打听,终于在坡地找到了这名养猪户。这个院落没有院墙,只有两间平房,房子一侧就是猪圈,男主人穿着油乎乎的皮围裙正在往三马子上装铁桶,三马子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整个车身都被油腻覆盖,就连轮胎钢圈也沾满了油渍。靠近猪圈的一口锅里漂浮着馒头、青菜等杂物,附近地上放着六七个装泔水的大铁桶、塑料桶,上面都有一层厚厚的黑色油垢。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塑料桶,两条拴着的狗一条看大门,另一条拴在猪圈旁边。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