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陷激素门或致癌

newvivi| 2011-09-26 11:54:55
阅读()

  因可能诱发儿童性早熟,环境激素双酚A已被卫生部列入“黑名单”。2011年6月1日起生产和进口的婴幼儿食品容器中,双酚A将被禁用。至此,沸沸扬扬的双酚A隐忧尘埃落定。
  
  然而,旧伤未愈,又添新忧。5月18日,一家环保组织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称,一种同样有可能致癌或导致男婴生殖器发育变异的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被检测出存在于多类塑料(10590,-105.00,-0.98%)婴幼用品及儿童玩具中。
  
  邻苯二甲酸酯是什么?
  
  2011年4月,这家环保组织从京、沪、穗、港四地的多家大型母婴超市购买了聚氯乙烯(PVC(7835,-15.00,-0.19%))材质的玩具样品三十份,包括幼儿玩具、幼儿戏水用具、幼儿泳圈、婴儿游泳池等,并送至香港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三十份样品中有二十一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其中一只绿色玩具球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甚至达到43.1%。”这家环保组织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说。
  
  邻苯二甲酸酯究竟为何物?它究竟有何危害?
  
  已研究环境激素十余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史江红副教授告诉记者,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内分泌干扰物中的典型物质,“生活中这些物质天天都在接触,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们”。
  
  作为一种有机类化合物的总称,邻苯二甲酸酯主要用作塑料增塑剂,可增强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使塑料可加工出万千新奇花样。在儿童塑料玩具、医疗器械、化妆品、农药、人造革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都有邻苯二甲酸酯的影子。目前,邻苯二甲酸酯类占到了全球塑料增塑剂消费量的86%。
  
  然而,邻苯二甲酸酯与塑料的结合不是一种化学结合,而是物理结合,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它可以从塑料制品中逸出。史江红等人的监测研究表明,塑料工业的发展和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使得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已经普遍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并进入人体和生物中。
  
  虽然可以让塑料变得柔软多姿,但邻苯二甲酸酯的另一张面孔是一种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环境激素。环境激素,亦称环境荷尔蒙或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类干扰人体正常激素功能的外因性化学物质,可能影响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目前,被世界各国列为“环境激素”的化学物质约有七十种。其中有四十多种是农药,其中的六六六、DDT、硫丹等目前已被禁用。
  
  邻苯二甲酸酯已屡被证实对动物有潜在危害。史江红介绍,早在1982年,美国国家毒理规划署的实验报告就已确证大小白鼠通过食物长期吸收邻苯二甲酸酯可引发肝癌。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与美国男性肥胖以及糖尿病有关。
  
  早在1995年,邻苯二甲酸酯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内分泌干扰物,是对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危害的一类环境污染物。武毅秀称,国内外已有诸多动物实验显示暴露于一定剂量的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下可导致动物睾丸病变和精子数量下降。
  
  不惟动物如是,邻苯二甲酸酯同样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2005年,由美国和丹麦多位科学家组成的“未来家庭研究小组”在对134名男婴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产前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环境下会影响男婴的生殖器发育。2006年,一项北欧的研究亦证实男婴的生殖激素水平的下降与其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水平有关,激素水平下降说明睾丸机能障碍。
  
  在武毅秀看来,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在玩耍玩具过程中因吮吸等行为有可能更直接接触邻苯二甲酸酯。“环境激素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他们的健康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幼儿用品中的化学品尤其应该从严把关。”武毅秀说。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