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银耳百合为卖相疯狂染磺 糖水三宝须“望闻问切”
在清平路药材市场,一家档口所售的雪耳特别标明“无硫磺”。
行业暗访
增重杀虫卖相好
导致大肆“染磺”
“染磺”之风为何盛行?从去年11月起,记者调查多间参与染磺的加工作坊,踢爆中药材过度“染磺”的行业内幕。
熏硫磺竟把旁边的蚂蚁熏死了
“中药材熏硫磺,在业内早就不是秘密了。”在对安徽某中药材市场的暗访中,做了十几年药材生意的老赵告诉记者。老赵说,硫磺熏蒸是传统的中药材保存技法,熏硫磺可以杀菌、增白、增重、延长保质期。“我刚开始做生意时,就跟着师傅学习怎样打磺。”至于硫磺的威力,他直言不讳,“我曾经亲眼看见熏药的时候,旁边的蚂蚁被熏死了。”
暗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像老赵这样的药材采购商会进行药材熏蒸外,一些种植中药的农户也会自行熏蒸。“主要是为了防潮防虫,延长保质期。”经常和老赵一起走南闯北、去产地采购中药的老李表示。
“染磺”盛行背后暗藏利益纠结
从传统的中药保存技法到整个行业秘而不宣的“内幕”,“染磺”之风盛行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利益纠结?记者走访了多家中药档口。
“第一是卖相变好,延长存储时间。第二就是可以增重。”一位不愿具名的老板坦言。用硫磺过度熏制过的药材,色泽鲜艳好看。由于熏制中需要用到水,还能使药材增重。比如,用硫磺熏蒸打湿过的党参,可以让药材中的含水量高达20%~30%而不发霉。将当归打湿后熏,最高时能使水分增加近70%,大大增加了药材的重量。
而经过熏硫、轧扁、切片等粗略加工后,中药材的价格也随着成本的增加而水涨船高。“比如说一种药材,从地里挖出来,可能只能卖10元,但是如果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卖到13元或者15元。”
“之前都是轻微熏一下,防潮并且延长保质期。可是现在采购商和市民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卖相,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使用大剂量的硫磺来熏蒸。”一位药材档口的老板道出苦衷。
采购商对形状、卖相的要求,粗加工前后的价差,导致硫磺熏蒸在中药加工业内已经成为“潜规则”,大部分中药材在种植户进行粗加工的时候就已经熏硫,而一些药商在后期的存储过程中还要再次熏硫,这样就造成了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过高。按照之前媒体的报道,最严重者超过了国家标准量的几百倍。老赵告诉记者:“熏硫磺的好处是能保证药材美观,坏处当然是药材功效大不如前,以前我们还只是用1克硫磺,现在至少要用到10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度使用硫磺对人体有害”的观念几乎每位档主都知晓,这也导致了“染磺”的原材料价格低于“未染磺”的价格。
记者观察
中药材何时
实现“无磺”
面对着林林总总的中药材品种,可否找到非硫熏蒸的替代方法?新的加工方法可否像硫磺一样成本低廉、效果好?在走访中,多位档主都感到困惑。
“由于药材生产基地都地处偏远,用硫磺熏药材更多是出于保存方便的需要。‘一刀切’的办法并不可行。”老赵表示。此外,类似糖水“三件宝”这样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完全分散,无法做到一体化管理,也是染磺超标无法避免的重要原因。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比如同仁堂等大型的老字号企业,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具体模式为:由大型药厂指导种植户去种植中药材,到了收购季节再由药厂去按照要求收购,这样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
对于流通环节,专家建议可以仿效日本经验。日本的中药材管理和流通是做得最好的,全日本的整个仓储都在东京的一个很大的物流中心,这里储存了全国的中药材,汉方药基本都是在这里仓储和流通,管理很严格。他们运用冷冻干燥、低温干燥、红外干燥、滤波干燥等方法,效果非常好,既经济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