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新闻:业内爆料:药品自主定价玩猫腻

newvivi| 2011-08-31 10:22:46
阅读()

  利润高达1300%、2000%的天价药让人望药兴叹。政府一直呼吁药价合理、真实,但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又开始突击涨价,再次引起了社会关注。

  在医药生产行业,同一种药品之间的竞争特别激烈。由于经销商要赚钱,加上制药厂商方面的利润因素,常常会导致药品的出厂价定得很高,远高于药品生产成本。

  前阵子,利润高达1300%的芦笋片和2000%的恩丹西酮,成为了天价药事件的主角,这也让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药价”这个已经很敏感的话题上了。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呼吁药价要合理、要真实,而药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的很多人士却频频爆料,黑幕交易此起彼伏,最终倒霉的只有购买药品的普通老百姓。

  据悉,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增260种药品中的30种,在进入目录前后纷纷涨价,涨幅最高的达到近90%,一些仿制药的价格甚至超过进口药,而近期,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突击涨价,再次引起了热议。对此,发改委已启动对新进入2009版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的价格核定工作,正在进行成本和价格调查。

  药企:监管不到就自主定价

  有媒体报道,药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原材料的涨价,而这看起来更像是药商方面做的一场危机公关。暂且不去细究原材料上涨对药价影响比例有多大,但这不可能是药价涨高的唯一理由。

  药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GMP认证改造费用、厂房改造、设备更新、企业管理等原因。但这些仅仅都是客观因素,价格上涨更跟人为因素脱不了干系。

  据了解,根据我国现行的药价形成机制,药品价格基本上分三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价格;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但进入各省医保补充目录的药品,则由所在省制定指导价格;其余的药品,按照市场状况自主定价。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自主定价时,只需将相关定价资料,包括原材料成本、包装成本、生产成本等,报当地物价管理部门备案即可在全国各地销售。因此,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本身就存在漏洞,这便给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对于很多制药商来说,他们生产的药品只要很小的一部分属于政府定价、制定指导价的范畴,更多的则是由他们自主定价。于是,由于监督体制不完善,企业在定价的时候就玩起了“猫儿腻”。有业内人士给媒体爆料时就明确表示,药企在提供定价的资料时,往往不如实提供成本资料,虚构成本信息。生产批发企业在账目上虚列成本、在发票上开具虚假价格,成为业内潜规则。

  有药品销售经理通过媒体爆料:“想抬价,先断货。药厂和经销商抬价的惯用伎俩就是断货,特别是一些短缺的、生物制剂类药品。出厂价可能才几块钱,市场售价十几块钱,断货一阵子后重新上市,可以抬高到一两百块钱。”他还说,按规定,药品涨价需要向物价部门登记备案,但药厂一般都积攒了相当的人脉关系,在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观念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逐利需求下,药厂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抬价。药厂定价上涨,经销商的进货价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其利润空间比涨价前大很多,而医院可以在药品进价基础上加价15%,获利更多。

  于是也难怪一小盒成本几块钱不到的药能卖到几百元。

  医院:药价居高不下竟然“没办法”

  以药养医,很多医院都这么做。医院变成了药品超市,医生看诊的时间甚至比病患取药的时间还短。媒体披露,给医生下达一定的经济考核指标和药品提成,已成为现今一些医院管理惯用的两大“杀手锏”。也就是说,医生要想领到自己的基本工资和获得更多的劳务奖金,必须多给患者开药,特别是高价药。

  据了解,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0%。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医疗机构的药品零售价,可在医药公司进货药价基础上加价15%左右。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