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拿“假药”糊弄你是为你好?

newvivi| 2011-08-31 10:18:15
阅读()

  你相信医生会拿假药糊弄你,但出发点其实是为你好吗?你相信一系列的毛病,小到疼痛、恶心,大到抑郁症和帕金森氏症,服几粒糖豆、打一针盐水就能见疗效吗?这种“药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慰剂”。科学家们最近正在小心翼翼地探讨一种可能性:既然相关试验证实安慰剂有一定疗效,那么医生能不能把它们当成药来治病呢?

  安慰剂:能治病的“假药”

  安慰剂(placebo),拉丁文的原意是“我将抚慰”,它是一种物质或操作程序,以“假药、假治疗”产生的心理作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比如让患者躺在治疗器上,但实际上治疗器没有开。“假药治疗”可不是现代医学的创新。早在19世纪,人们就把金属棒放在患者身体上,希望用金属的电磁特性来缓解症状。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电磁效应”治病纯属无稽之谈,而金属棒扮演的角色正是安慰剂。

  安慰剂不含任何药理成分,只不过外型酷似真药,无非是一些蒸馏水、淀粉片或维生素胶囊等,但它能对患者产生微妙和难以预料的心理作用,从而缓解病情。安慰剂的疗效正激起全世界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欲望,不过美国制药公司非常担心安慰剂影响他们丰厚的利润。在美国,如果临床试验发现新药物的疗效连安慰剂都比不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就不会批准该药物的生产。

  新药必须打败安慰剂

  二战后,医药学的蓬勃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与此同时,医生“家长式”的地位也被动摇,他们不再对患者颐指气使,而是把尊重患者的权利、让患者明白治疗过程放在首位,所以安慰剂之类的“假药”在当时并不受欢迎。

  当安慰剂迫于道德因素逐渐失宠于医生时,它们又迅速在药物测试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地位。这要归功于1955年一名哈佛大学麻醉师发表的一篇论文,他声称安慰剂效应如此显著,简直应该和研制的新药进行PK。一直到今天,医药临床测试的黄金法则都是通过打败安慰剂来证明效力。

  几十年来,不断积累的医学数据让人们重新认识安慰剂的治病功效。不计其数的研究证实,安慰剂的确能在身体里激发一系列的反应。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