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花调和油故意误导消费者涉违规命名

vivi19| 2013-09-30 10:47:05
阅读()

浙江的王女士近日去超市买花生油,发现5升装的某花生油售168元,而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仅需69.5元,看起来实惠得多。可买回家后才发现后者的配料表中,大豆油和菜籽油含量最多,花生油含量排在第三位。王女士致电健康时报:“名称中‘花生浓香’的说法,很容易给消费者留下花生油最多的印象,益海嘉里公司实属故意误导消费者。”

 

七成网友表示会被误导仔细查看胡姬花花生浓香调和油的食品标签,“花生浓香”中“花生”两个字被明显放大,且这四个字的字号和颜色都区别于其他文字,很容易被注意和辨识。记者发现大豆油和菜籽油的确分居配料表第一、二位,按照国家食品标签相关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加入量递减的顺序排列。因此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豆油和菜籽油,其次才是花生油,占第三位。

 

就此现象,新浪@健康时报开展了“食用调和油的微调查”。截止至调查的第四天下午5点,76%的网友认为以“花生浓香”命名会给消费者造成花生油含量最多的印象。而75%的人认为这种命名方式不合适,应以含量最高的命名。网友“快乐丑小亚”认为“这就是混淆视听”,“林晨毅871”表示“在消费者得不到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商家的命名会给消费者以误导,其应客观地向大众提供配料信息。”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花生油要比大豆油和菜籽油贵得多,许多调和油商家用些‘巧妙’宣传,故意突出含量低但价值高的油种,吸引消费者,粗心者极易忽略。”

 

强调的配料应标示含量“商品名称中将含量较少的油种加以强调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更多是一种噱头。”临床营养师华鑫说。理论上调和油食品标签中各油种含量应具体标示,但我国目前没有硬性要求。不过对食品名称中强调配料的含量,法规已有明确要求。

 

《GB7718-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第4.1.4.1条:“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逐字逐句地阅读这款产品标签,记者仍未发现其所含花生油的具体含量,胡姬花这种做法违背了《标签通则》规定。

 

旗下存多个类似违规命名同属益海嘉里集团旗下金龙鱼品牌,多年来一直是我国食用油市场的领头羊,然而该品牌多款调和油也存在类似情况,产品中均未按规定对所强调成分予以含量标示,却一直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售卖。

 

金龙鱼橄榄原香调和油中价格昂贵的橄榄油被用于命名,且标签正面只标有橄榄的图案,但其含量仅是配料的第三位。巧合的是,该品牌也推出了一款“金龙鱼花生浓香调和油”,花生油含量同样仅是第三位。其实这并不是偶然,早在去年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就被指故意误导,鱼油含量不足2%。或许正是这种层出不穷的乱象,在这次微调查中98%的网友认为调和油中具体的油料比例应公开透明。

 

北大医院营养医生窦攀介绍,近几年调和油被包装得五花八门,但大豆油、菜籽油始终是主要的制备基油,其他油料比例非常有限。(来源:新华网)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金龙鱼陷入“鱼油门”危机:深海鱼鱼油含量不足2%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