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鸡养殖喂药是惯例 农户坚称与品种有关

flower| 2013-01-22 11:52:11
阅读()
副标题

 

 

  管理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之惑:农户自行管理 源头质量隐忧难除

 

  继去年12月18日被央视曝出“速生鸡”新闻后,山东六和集团提出了“投入1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养殖户全面提升饲养水平,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的整改措施。这样的措施是否有效呢?记者近日在山东调查发现,在以新希望旗下山东六和集团为代表的,为农户提供土地、公司保证收入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下,源头产品质量隐忧难除。

 

  对于新希望六和这艘农牧旗舰而言,“公司+农户”的模式保证了其产业链的平衡,而当这种平衡被打破,这艘巨舰又将何去何从?

 

  可有可无的合同?

 

  在我国,肉食鸡产业的生产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全产业一体化模式,另一种是“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

 

  有报道称:在中国90%都是“基地+农户”的模式,其存在无疑更适合当下国情,较少的投资成本以及极大吸纳农村人口劳动力的特征使该模式受到各地肉鸡供应商的追捧。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公司通过农牧产业的整体上市,注入了优质的农牧产业,实现了向鸡、鸭、生猪的全方面规模化养殖。此外,在原材料供应风险部分,该年报还提到“生猪、鸡苗、鸭苗占公司畜禽养殖生产成本的90%以上”。

 

  “六和也有自养厂。”日前,记者以咨询养鸡为由,在与平邑六和泗水养鸡场负责人徐建伟交流时,他如是称。对此,在记者向新希望六和发送的采访邮件中,亦涉及其自养厂规模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新希望六和方面的回复。

 

  长期跟踪新希望六和的陈姓券商人士则向记者表示:“之前我问过新希望,他们说绝大多数是代养的,这个比例很高,可能在80%、90%的样子。”

 

  养殖户老黄告诉记者,目前肉鸡养殖密度大约为8~9只/平方米,鸡舍的养殖频率大多在4批次/年。

 

  新希望六和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六和集团鸡料销量478万吨,鸡苗销售1.3亿只,鸡屠宰3亿只。假设六和集团屠宰的3亿只鸡都为自养,据上述数据计算,仅是鸡舍所涉及的土地就需要12500亩~14062亩。

 

  “农户代养有个好处,集团不用很多投入,尤其是土地,很快就会把量搞上去。”上述陈姓券商认为,“可以在人力、土地资源上节省很大一部分开支,这部分挺大的。”

 

  “按照村里的规定,建个大棚搞养殖,每年租金也就400多块,最关键还能盖房子养老。”曾为平邑六和代养鸭子的泗水县养殖户老王说。在上述券商人士看来,代养模式如此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拿地困难,而养殖户手中正好有其急缺的土地。

 

  记者在老王养殖场所在的327国道北侧一片区域看到,数十家养殖户将鸡舍、鸭棚搬到了曾是农田的区域,旁边即是他们平时的居所。

 

  老王说,2003年之前这里仍是大片农田,因为是基本农田,村民并不能在上面建房,但后来在询问村委会后得知,在农田搞养殖不算改变土地用途,这也直接提升了村民们的养殖热情。

 

  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认为,“公司+农户”模式中,企业通过农户间接使用土地发展养殖,而农户则获得合同保证的最低收购价格,双方也是各取所需。

 

  “一传十,十传百。”养殖户老黄如是形容六和签约农户的扩展速度。“老百姓不再出去,都开始养鸡,这是10年前的事了,从那时起开始兴养合同鸡。”

 

  事实上,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中,尽管有合同约束,但不少养殖户却认为合同不过就是一张纸。在养殖户看来,合同中的保底价格才是吸引养殖户的关键点,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六和签的合同,如果市场价是1块钱一斤,他们也会按保底价收。”在老黄看来,这是平邑县多数养殖户选择为六和代养的主要原因。

 

  对于该模式,老黄认为:“粗放式的养殖模式下,农民也不怎么懂法,就知道看看价格就行,实际上那个合同(也可有可无),他(六和)如果真不要你的(鸡),你能怎么治他?”

 

  养殖喂“药”是惯例

 

  记者多日调查采访发现,在“公司+农户”这一发展模式下,养殖户在多个环节均存在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刚进入老黄的鸡舍,一股鸡屎发酵后浓郁的氨气味道便扑鼻而来,刺激得让人睁不开眼。去年12月28日,将近6000只白羽鸡被卖到平邑六和后,除了两只瘦小的白羽鸡外,这个鸡棚已经空空如也。

 

  老黄向 记者说,因为太轻,两只没怎么长肉的鸡就放在了大棚里,也没有再喂食。

 

  按照该老黄的说法,两只存活的白羽鸡,12月28日至1月14日已有超过半月时间没有喂食,现在还能存活,已经养了15年鸡的老黄,对此也颇为惊讶。

 

  在去年12月21日,上海食安办发布 《关于百胜集团[微博]自检情况的调查通报》,确认了肯德基2年瞒报8批鸡类产品抗生素超标的事实。

 

  在媒体的曝光镜头里,一只白羽鸡40天吃下了18种抗生素,然后又走上了我们的餐桌。人们对此关注的焦点问题并非饲养周期短,而是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

 

  公开数据显示,在1984年,肉鸡长到2.0千克体重需要49天,而到2010年却只需要34天。

 

  对此,老黄坚定的认为,“(鸡)长得快、肥,依我说,不是加的激素,与品种有直接关系,即使吃一斤药也长不出肉来。”

 

  “就好比好端端的人,谁愿意吃药,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老黄说,吃药多,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吃药只能损害鸡的肾功能,损害机体,不会长胖。

 

  老黄还同时表示,“相比于刚开始养鸡,每只鸡有三毛钱的药就行,现在每只鸡得七、八毛钱。”

 

  “一只鸭子必然得吃3毛钱的药,这个药得强制性地卖给你,喂他们(六和)的鸭子就得吃他们提供的药。”曾是平邑六和签约养殖户的老王说,这些药的价格也比市场上略贵。

 

  考虑到降低养殖成本,养殖户也会从市场上购买兽药,“我们对于一分一厘都会计算在内。”重庆市长寿区曾同国内某养殖基地签约养殖的黄某透露,至于市场购买兽药的药量、喂药时间等方面的管控,则多半由养殖户自己决定。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