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可以“选择”患者吗?
如果可以选择,您更愿意为下面哪一位患者提供服务?近日,拥有50多万医生会员的丁香园网就此问题展开了一项调查,91%的医生选择了“尊重医生的”。医生最不喜欢的患者类型依次为:不懂装懂型(29%);直接叫板型(28%);期望过高型(22%)。医生认为尊重医生人格、理解医生工作、主动沟通能力好的患者才是“聪明的患者”。(9月5日《中国青年报》)
什么样的患者最受欢迎———这是不是个真问题?无论如何,本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生,却以自我为中心,似乎已经将自身凌驾于患者头上了。医疗是一种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服务,医生怎么可以选择患者呢?即使患者不懂装懂、直接叫板,医生能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吗?生命和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患者自然会在医生面前表现出较高的生存期望,医生怎能排斥患者的这种期待?
诚然,丁香园网这个调查本来是为了加强医患沟通,期待医患之间能多一些信任与合作,少一些质疑与对抗;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少一些抱怨与挑剔———可这样“纯粹站在医生立场”的设问,却有可能刺激患者的对抗心理,激化医患矛盾。医生如果不先去做受患者欢迎的好医生,如何能够先让患者争当受医生欢迎的好患者呢?
从职业道德和角色规范上看,医生是缺乏“选择患者”的道义资格的。医家圣经“希波克拉底誓言”中说: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系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可“什么样的患者最受医生欢迎”的设问哪里是检点吾身和为病家谋幸福?作为世界上医生道德规范的《日内瓦宣言》中也说:我的义务是基于病人所处的软弱不利的地位,以及他必然给予我和我的专业能力的完全信任;所以,我保证把病人多方面的利益作为我的专业伦理的第一原则,并在情况需要时置于我自己的自我利益上。
为什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患者最受医生欢迎”这种违背了常识的逆向问题呢?我想问题出在话语霸权上。患者数量虽然多,但非常分散,联合起来维权和表达的成本非常高,存在着“集体行动的困境”。相比之下,医生数量比患者少多了,可医生协会成千上万,可曾见过几个病人协会、患者协会之类的组织?
患者难以集体行动,就掌握不了话语权,设置不了“什么样的医生最受患者欢迎”的议程。而医生非常容易集体行动,很容易站在自身利益立场问出“什么样的患者最受医生欢迎”这种逆向问题,反客为主地让本该享受服务的患者去争做最受医生欢迎的患者。显然,这个刺眼的问题,深刻地折射出患者面对医生时的弱势。
其实不仅医患之间,由于权利的不对等,许多领域都会出现这种违反常识的逆向问题,比如我就经常听官员在评价老百姓时这么讲:这个是刁民,那个是总找政府麻烦的人,不受政府欢迎云云——本该是官员争当纳税人欢迎的好雇员,哪里能把自己凌驾于纳税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