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乙肝疫苗事件存疑点,官方沉默应对媒体追问

newvivi| 2011-08-31 10:17:05
阅读()

  调查组称,事件的发生是在4月22日上午,惠来县岐石镇卫生院共派出4名工作人员在该镇坑仔小学进行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接种过程中,有一名学生自诉有点头晕、恶心、乏力等,随后同班6名学生也相继自诉有点头晕。卫生院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接种,共接种学生85人。联合调查组的初步结论是:该事件由疑似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引起。

  对于得出初步结论的原因,联合调查组称,他们问询了大部分的前往治疗的学生,也检查过学生的手臂、前胸和背部,发现学生没有皮疹和发烧症状,大都是头晕、肚子痛、乏力。经过注射葡萄糖和能量合剂等药物后,发现学生大都精神很好。他们认为,头晕、肚子痛、乏力等都属主观症状,很难用客观体检检查出来,因此认定“学生的主观表现和客观检查不相符合”,符合群发性癔病的症状反应。用调查组的话说就是“看到别的人头痛,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就觉得自己也头痛”。

  而根据记者调查,联合调查组所掌握的头晕、肚子疼、乏力这些症状之外,还有多名学生伴有呕吐的症状。当记者问呕吐是否属于群发性癔病的症状?他们此前接触的群发性癔病有没有呕吐这种表现形式?调查组开始不愿回答,只称他们所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两个学生有呕吐,对于呕吐病症学生情况掌握的并不多。在记者的紧追之下,调查组称他们认为呕吐也应该是群发性癔病的表现症状。不过当记者质疑“难道你看到别人呕吐,你也会在自己的心理暗示下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更何况呕吐的学生不止几个”时,调查组无言以对。

  疑问2

  已经基本排除与乙肝疫苗有关

  记者:乙肝疫苗的鉴定都没有出来,调查组怎么可能推论性地做出“基本排除与乙肝疫苗有关”的初步结论?

  调查组:……(沉默)

  联合调查组在他们的初步结论上这样描述:基本排除与乙肝疫苗有关。

  他们做出初步结论的依据有两个:其一,调查组认为,乙肝疫苗的来源是省卫生部门通过正规渠道订货获得的,这批乙肝疫苗有卫生部签发的合格证。此外,调查组称,他们认为疫苗流通环节符合冷链标准要求,接种过程规范。基于这两个原因,得出了“乙肝疫苗是合格”的初步调查结论。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批给学生注射的乙肝疫苗本来在一个月前就应该打了,不过因为当时学生们注射了甲流疫苗,所以推迟了打乙肝疫苗的时间。根据程序,下面县、镇一级要想拿到疫苗,一般是先统计好人数,然后按照人数向市疾控中心申领,然后用车辆运输过来。不过,为了错开注射甲流疫苗的时间,这批本应该放在揭阳市疾控中心的乙肝疫苗,却提前被申领出来,而不得不放在惠来县疾控中心。有记者问,对于疫苗的运输保存有严格的记录,调查组是否有查阅相关的记录、记录是否正常、能否公布相关的调查时,得到的是沉默。

  此外,当记者问及,调查组是否对已经封存的乙肝疫苗进行检测、结果如何时?联合调查组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揭阳市药监局已经对封存的疫苗进行了取样化验,但是目前没有得出结果。当记者问及,对于乙肝疫苗的鉴定都没有出来时,调查组怎么可能推论性地做出“基本排除与乙肝疫苗有关”的初步结论时,得到的依然是沉默。

  心因性反应

  群发性癔病(心因性反应)为预防接种后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多数表现相同或相似的癔病。临床类型呈多样化,发病者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可以同时出现多个系统的症状,但体检无阳性体征。具有以下特点:●急性群体发病:有明显的精神诱发,多数起病急骤,可有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种临床经过。●暗示性强:在他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启发下,或看到某种事物“触景生情”,并可相互影响,诱发症状。●发作短暂:绝大多数病人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运动障碍5~20分钟,精神、感觉障碍10~30分钟。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可达1小时或更长。●反复发作:患者症状可反复发作,表现可以完全一样,发作次数2~10次不等,少数发作次数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