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延至65岁可否缓解劳动力不足?
自上次延迟养老金引起广大热议后,近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人社部专家建议退休年龄延至65岁可缓解劳动力不足。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公民对此产生疑惑,退休年龄延至65岁可否缓解劳动力不足?
根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从数据上显示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若按照当前情况发展下去,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再次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
据了解,国外老龄化国家多是采取利用外部机制引导劳动者自觉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应对老龄化。人社部专家建议我国建议适时提高退休年龄,应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适时提高退休年龄,这一目的并不是在于促进增长,而是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但退休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决策方面需要慎重。老龄化的问题上,我国应该尽快着手计划和落实。但退休年龄若延迟到65岁,还要从国人的素质和思想上进行改观,这样有利于计划的落实。我国在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培训力度,以为延长退休年龄创造条件。且应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培训和教育,并且要加强国民的受教程度,提高其为工作岗位服务的能力。
由此看来,退休年龄延至65岁对于缓解劳动力不足还是有利的,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行业来讲也是有利的。但是公民的退休观念已早形于脑中、根深蒂固,让公民一下子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决定,恐怕会很难。所以做好国民的思想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