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盐加工猪血暴露监管漏洞

xiaoke| 2012-06-28 14:30:03
阅读()

  近段时间,因工业盐闹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让共众屡见不鲜了,如今致癌工业盐又侵入猪血加工行业。微微健康网获悉,广东佛山黑作坊利用工业盐加工猪血,无疑暴露出许多监管漏洞。

 

  一个无牌无证的黑作坊收购广东佛山市三大肉联厂的猪血,大部分添加工业盐之后,用于制作饲料添加剂。继“工业盐酱油”“工业盐咸蛋”之后,“工业盐猪血”成为网络热词。工业盐频频出现在不该出现的食品中,还有哪些监管漏洞需要弥补?

 

  工业盐加工猪血多年无事

 

  沿着佛山市三水区某农场的小路一路走进去,两边是成片的鱼塘,鱼塘旁边还有几个小型养猪场。两层高的楼房再加上院子里用蓝色铁皮搭建起的一个大敞篷,一个加工“工业盐猪血”的黑作坊就位于小路的拐弯处。敞篷下面堆放着刚刚被查封的猪血加工流水线,一个装猪血的池子里,残留的猪血已经变黑,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当地一些群众告诉记者,这个作坊已经生产多年,平时会发出一些难闻的气味,但并不清楚里面在做什么。黑作坊老板陈全平目前已被公安部门带走,执法人员在现场查获工业盐、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成品“血粉”(饲料添加剂)一批。

 

  据执法部门调查,陈全平收购佛山市肉类联合加工厂、佛山市三水区国宏肉类加工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肉联厂的猪血,每天约3.5吨,大部分在小作坊加工成饲料添加剂“血粉”,部分则作为食用“猪红”流入市场。

 

  在屠宰场生猪“放血”过程中,一般需要同时添加食用盐,便于猪血凝固。陈全平承认在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的猪血里加入了工业盐,但否认在食用猪血中加入工业盐。添加工业盐后加工成的饲料添加剂卖给了广州嘉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清远市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于食用猪血中是否加入了工业盐,目前有关部门还在调查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工业盐重金属含量高,还含有部分亚硝酸盐。“添加了工业盐的猪血做成的饲料添加剂会污染饲料,动物吃了被污染的饲料后,重金属会积蓄在体内,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最终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出厂无检测窝点无监管

 

  “猪血的处理是所有屠宰场都会碰到的老大难问题,只要有人肯要,就半卖半送地给人了。”佛山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副厂长丁海军说,日常生活中食用猪血的需求量很小,不到所有猪血的10%,猪血附加值很低,屠宰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不了所产生的猪血。

 

  丁海军与陈全平签订的合同显示,佛山市肉类联合加工厂以每头猪1元钱的价格,将所有猪血卖给了陈全平。佛山市肉类联合加工厂是佛山市最大的屠宰场之一,日均屠宰量为1000头以上,每天产生猪血1500公斤以上。“因为已经把猪血卖给他(陈全平)了,他用什么盐添加在猪血里不太清楚。”

 

  “我们的日常监管重点主要在肉品,较少关注猪血处理,存在监管死角。”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旋说,与肉品出厂需经检验不同的是,猪血无需出厂检验,只要保障猪是健康的,不乱添加其他物质,理论上血液也是健康的,国家法律也没有要求猪血的出厂检测。

 

  佛山市三水区国宏肉类加工有限公司与陈全平签订的合同上明确写道“乙方(陈全平)采购猪血用于工业用途的,需提交使用厂家的证明材料,保障猪血流向使用安全。”但是当记者要求该企业提供厂家证明材料时,该厂负责人表示无法提供,并不知道陈全平的企业无牌无证,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猪血如何处理。

 

  丁海军说,1996年以来,佛山市肉类联合加工厂的猪血基本上都卖给陈全平处理,只知道他拿去作工业用,具体是什么公司不清楚。

 

  违法经营成本小代价低

 

  “只要有一丝利润可图,一些不法企业就敢做。”广东省佛山市盐务局盐政法规科科长苏海元说,目前工业盐的价格在每吨500元左右,而食用盐的价格每吨1000元,价差使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工业盐获取非法利益。

 

  《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规定:除纯碱、烧碱生产用盐以外的工业用盐和其他用盐由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计划进行管理,由各级盐业公司经营,确保供应。用盐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用盐计划,并从当地盐业公司购进所需用盐,不得擅自从制盐企业和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调运。

 

  但实际中,并不只有从盐业公司才能买到工业盐,一些工商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包括工业盐的企业也可出售工业盐。“一些人向工商局申请登记经营范围包括工业盐的公司,工商部门可以直接发营业执照,因为行政许可法没有规定工业盐的经营需要经过盐务部门许可。现实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法律模糊地带。”苏海元说。

 

  苏海元坦言,尽管盐务部门要求工业盐经营企业必须保存交易合同、票据、使用回执,还定期进行抽查,但是违法成本太低让部分不法商家我行我素。

 

  朱毅说,应把那些能够作工业用,现实中同时又易被滥用于食品中的物质列入禁止添加的名单通过权威部门进行公布,同时加强对这部分物质的监管,不仅要监督使用者,还要监督经营者,逐步建立起对这些物质的登记汇报制度,以便出现问题后可追溯。

 

  小编认为,要想彻底整治工业盐,就唯有检测标准和监管部门双管齐下。同时,适当鼓励消费者的参与和监督。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