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中方便面合格率最低
昨天,青岛市质监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食品市级监督抽查情况,抽查情况表明,方便面合格率最低。
在抽查的120家企业160批次产品中,有13家企业的13批次产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1.88%。方便面食品抽查了7批次,3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合格率最低。大米、挂面等七类食品合格率为100%。
米、醋最放心,方便面质量低
今年1月以来,青岛市质监局共组织对小麦粉、大米、酱油、食醋、糖、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罐头、方便食品、饼干、挂面、元宵等13类食品的市级监督抽查,抽查了120家企业的160批次产品。除鸡精调味料等部分企业因阶段性生产或无库存,未抽到样品外,其余12类食品经检验已确定的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1.88%,标签合格率为98.75%。
从市级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大米、挂面、食醋、味精、罐头、饼干、糖等七类食品的实物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小麦粉的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8.24%,酱油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0.91%,酱类产品的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5.71%,元宵的实物质量合格率为88.24%,以方便面为主的方便食品抽查了7批次,3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
根据国务院要求,市质监局继续组织了乳制品的专项检测工作,目前共抽检66批次产品,其中成品22批次,原料乳44批次,合格率均为100%。
13批次产品不合格
在检查的120家企业160批次产品中,有13家企业的13批次产品,实物质量检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其中有9批次产品为理化指标不合格,如小麦粉中的水分、粗细度,元宵的馅料比等不合格。另外4批次不合格产品为安全指标不合格,如酱油和酱类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使用超量,方便食品中的菌落总数、霉菌超标等。标签检验中,有两家企业的两个批次产品标签初判为不合格。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有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的复检权利,部分样品尚在复检期,因此,不合格产品名单暂不公布。市质监局会对监督抽查结果定期进行公告,消费者可以登录青岛金质网(http://www.qdqts.gov.cn/)查看公告信息。
连续抽检不合格 将吊销许可证
据青岛市质监局副局长刘龙江介绍,青岛市的食品生产企业约占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七分之一,有28大类1000余家食品企业和约1400张生产许可证,根据市政府提出的全市食品6万批次检验要求,市质监局分阶段、分品种制定抽查计划,确保能够将抽检进度与生活习惯相适应。
据悉,对经确认不合格的产品,立即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出厂,查找不合格原因,对涉及健康安全的,要监督企业实施召回。企业经整改认为重新达到生产合格产品能力时,可申请现场验收和产品复检。同时,根据抽检不合格的性质和产品数量,还将依法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经济处罚。对拒不改正的,以及同类产品连续抽检不合格的,还可给予吊销生产许可证的处罚。依据《食品安全法》,吊销许可证的企业有关负责人5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
妥善安置 规范小作坊
刘龙江介绍,根据青岛市食安委的要求,市质监局还将进一步深化“食安大行动”,继续围绕有区域性、行业性特点、存在隐患多的产品类别,因地制宜,继续开展植物油、乳制品、肉制品、添加剂、调味品等不同类别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
“小作坊,是社会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在食品领域也有存在。”刘龙江说,通过青岛市食品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模式,市质监局还将在地方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开展对黑作坊、黑窝点的清查工作,必要时坚决取缔。
19企业 发安全倡议
13日,青岛市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青岛灯塔酿造有限公司、青岛柏兰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联合向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发出倡议,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保障食品安全,企业承担首责”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原材料进厂验收、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检验、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生产加工环节的各项制度。各企业还应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自律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配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
2012年度元宵产品质量
市级监督抽查不合格名单
青岛福美林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双春园贸易有限公司
去年吊销40张生产许可证
去年,青岛市质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1000余人次,对各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企业检查了4164家次,吊销、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40张。共抽检企业1323家,抽检产品1637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1.1%。乳制品原料及成品全年抽检1236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为100%。接受食品类举报投诉292起,立案查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类违法案件253起,移交司法机关案件17起,取缔了150余个黑窝点、黑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