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暖宝宝4个小时内竟将鸡蛋烫熟
寒风凛冽的街头,女生们身穿短裙配丝袜,楚楚动人。看到如此清凉的装扮作为路人的你是不是会暗自倒吸一口冷气:她们不冷么?这种从日本流传开来的“冬季丝袜党”自然有办法,一片暖宝宝就能维持5小时左右的温暖。不管是贴在衣服上还是鞋垫里,不管是在寒冷的户外还是阴冷的室内,暖宝宝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不过,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被暖宝宝烫伤!衣服还粘在伤口上”,网友“死vov婴”也在微博上写道:我的小腿儿被烫伤了.....元凶竟是我的暖宝宝。昨日,本报好奇实验室记者用暖宝宝包裹鸡蛋,4个小时内竟将鸡蛋烫熟了。
实验时间:12月27日14:50到19:00,室内温度25℃左右。
实验器材:暖宝宝3片,生鸡蛋一个,塑胶袖套一只,红外线温度探测器一个。
实验一:暖宝宝把生鸡蛋烫到全熟
实验过程:
1.撕开2个暖宝宝,用有粘贴胶的一面包裹住鸡蛋,2个暖宝宝把鸡蛋整个裹住,外面再包上一件毛线披风保持温度。
2.用红外线探测器不定时测量鸡蛋的温度,并记录如下:
14:50室温状态(25℃左右)
15:0033.4℃
16:0058.7℃
16:4569.1℃
17:3069.6℃
19:0076.4℃
实验结果:从19:00开始,鸡蛋温度开始下降,此时剥开鸡蛋,蛋白已经完全凝固,切开后发现蛋黄也已经全熟。
实验二:暖宝宝贴在塑胶袖套上,最高温度也达到40多度
实验过程:
1.16:00撕开一个暖宝宝把一只塑胶袖套包住。
2.用红外线探测器不定时测量塑胶袖套的温度,记录如下:
16:0026.7℃
16:4541.6℃
17:4534.8℃
18:4534.4℃
实验结果:在贴上袖套1小时候基本达到温度最高点,袖套没有太大变化,但最高温度也达到了41.6℃。
发热原理铁粉在空气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
据黑龙江《生活报》报道,曾经代理暖宝宝等商品的孙女士介绍,产品的包装近似真空,里面的各种元素本来是没什么相互作用的,但消费者在使用时,一旦揭开那张带有黏胶的贴纸,空气就会透过暖身贴上本来被密闭的气孔进入到暖身贴之内,铁粉以及其他的原料在空气的作用下迅速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量,“反应完了,热量也没了。”
但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的于建强教授说,这种贴片式“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其实与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有很多共同点,只不过没有像电池那样的正负极而已。他表示,普通的原电池也会发热,具体发热量的大小需要参照电池内部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的数值才能计算出来。而像暖宝宝,根本分不出正负极,具体能产生多少热量,达到怎样的温度,能否控制那么精确,的确是个问题。
医生提醒长时间接触低热物体也会引发烫伤
长沙市中心医院皮肤科田立红主任表示,人的正常体温是37℃,平常皮肤的表面温度为35℃,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容易引发低温烫伤。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油、开水引起的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可能不大,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其创面往往比较深,很多低温烫伤的患者都能达到III度烫伤。
虽然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皮肤可耐受的温度不同,不过一般情况下40摄氏度以内为较为适宜的温度。但即便是这个温度,过长时间接触也可能造成皮肤诸如红斑一类的伤害。使用取暖设备时,首先应该对其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并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皮肤不应该长时间接触高于自己体温的低热物体。
对于暖宝宝的使用,医生建议,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皮肤热敏感性低者以及老年人都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此类产品,这类人往往神经末梢比较迟钝,皮肤对温度不敏感,也不容易察觉疼痛。孕妇最好也不要用暖宝宝,尤其不要贴在子宫位置,这样做有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影响胎位。
市场调查市面上的暖宝宝大多无合格证
昨日,记者在下河街批发市场看到许多店内销售暖宝宝,摊主介绍“安全没有问题”。但记者打开数个包装盒,发现都只有使用说明,无合格证。在另一家店铺里,枕头状、花朵状等各类电暖宝摆放在显眼位置,店员介绍:“只需要插电5到8分钟,能保温5个小时,使用方便,价格也很便宜,从十几元到三十几元的都有。”记者注意到,这些“电暖宝”没有任何包装,而且外表面除了卡通花纹和电源插孔外,亦无任何产品标志,合格证也没有,更不用说有"3C"质量认证标志了。
质监建议到正规商场购买合格产品
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暖宝宝属非强制认证产品,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安全认证标准,多是企业自定标准,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都要留心。
面对市场上质量参差不齐的暖宝宝,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质检专家提醒,真正好的“暖宝宝”应该是发热料均匀平铺,外边做工圆润,尺寸大小不差,重量适中。该人士提醒,购买暖宝宝注意检查产品名称、厂家名称、厂家地址,查看产品接缝处的黏合情况、电源插座是否有安全保护装置、充电线路有无认证标志。“建议消费者到正规商场购买合格证和检测报告齐全的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