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降温产品安全隐患令人堪忧
高温下喊热的不仅是人还有车子,一屁股坐进摄氏五六十度的车里时,快速降温就成了头等大事。一些汽车降温产品应运而生,“几秒钟内降温40℃”、“急速降温30℃”……花哨的宣传语让车主挑花了眼。
那么,这些汽车降温产品的功效,真有广告上说的那么强大吗?
商家盯上汽车降温用品市场
“用一罐降温剂往坐垫或车内轻轻一喷,就能在几秒钟内下降40℃。”在降温产品中相对“平民”的是一款汽车降温剂,零售价在百元上下。这种降温剂外观类似杀虫剂,其主要成分是干冰,利用喷雾原理,喷射后遇热迅速汽化,从而吸收坐垫表面热量达到快速降温效果。
在汽车降温用品中,相对高档的是一种太阳能降温器,价格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太阳能降温器利用太阳能作为发电能源驱动马达运转,将车厢内热空气排出车外。“就算你将车停在炎热的大太阳底下,它也能自动将车内高温降至和室外温度一样。”商家介绍,这种降温器安装在车的遮阳板附近,使用时不需电池,车主可以自助完成安装。
还有一种降温坐垫,材质包括竹纤维、竹炭、亚麻、蚕丝等,并利用点烟器供电,据厂商宣传能够“3秒内极速凉爽”,还具有车内氧吧功能。
试用降温剂 并非说的那么出色
这些琳琅满目的汽车降温产品,真的可以实现快速降温吗?我们选取降温剂进行了试验。
在网上以78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汽车降温剂,容量180毫升,店主介绍,足够给整车喷三遍。在方向盘上的高温车架部位选取一个地方试喷了三次,看到喷射后在局部表面产生了少量冰花和白雾,对比同一表面的其他位置,喷射后的局部温度明显下降,手触摸有冰凉感觉,但车内的温度却没有明显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极速降温”不太可行。降温剂主要成分为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喷射后吸收空气和实物表面的热量,但并不能达到几秒钟车内快速降温的效果,只能局部辅助降温。
降温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汽车降温产品,我个人认为要慎用。”杭州宏来汽车装饰广场总经理方宏来表示,使用汽车降温产品首先要注意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其次考虑是否会对车子增加负担。
方宏来说,这些降温产品的实际功效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神奇,而且使用不恰当还可能会产生反作用。他举例,降温剂中的主要成分是干冰,这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降温剂中往往还掺杂了其他一些物质,例如芳香剂等化学物质,长期身处含化学物质的环境,对身体肯定产生影响,人体容易出现疲劳、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这些化学物质喷射在车内的坐椅皮革、仪表盘塑料等处时,发生化学反应损伤车饰是小事,要是影响了健康,就得不偿失了。”
此外,汽车内饰有很多塑料件,使用降温剂导致的骤冷,会缩短塑料件使用寿命。
相比之下,一些物理降温的产品不太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却可能增加车子的负担。例如,长期用点烟器供电,车子的用电负荷增大,电能、油耗也就随之上涨。
“如果要选用汽车降温产品,尽量选择大品牌,认清质量安全标志,同时认真看清包装上的使用说明使用禁忌等。”方宏来介绍,目前汽车用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规范,而且行业内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一旦有新产品问世,就会有类似“游击队”的小厂家模仿,但在产品稳定性、安全性能方面却没有足够的保障,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不负责任的。
事实上,有车主在购买降温剂后将之放在车内太阳晒得到的地方,由于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降温剂发生爆炸。“类似的事件,损伤的是大家对这个行业的信心。”方宏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