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烤瓷牙真的不安全吗?
其后的媒体报道中,这些报告的内容被浓缩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称烤瓷牙一般不危害人体。”
然而,90万分之5的几率并不能打消质疑者的担忧。4月2日,一份3万字的烤瓷牙安全性民间报告出台,其中包含了对55名自诉有不良反应的烤瓷牙使用者的调查访谈。
有毒还是必需?
3月23日,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的网站上,与90万分之5致敏率的调查报告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烤瓷修复体用镍铬合金的生物安全性》报告。其正文第一句即指出:“镍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许多有益作用……”然而,患者们说:“看呀,那些专家能信吗?居然说镍是人体必需的!”装了4颗镍铬烤瓷牙的白冰告诉记者:“镍如果是人体必需的元素,那需要多少呢,超标也没关系吗?”他们认为超标的镍像铅、汞一样有毒。
根据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WHO联合专家委员会的分类,镍是“人体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同于“具有潜在毒性”的铅、汞等元素,亦不同于铁、碘、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重金属的镍并非黑白分明的特性令这场关于镍铬牙毒性的争论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镍元素的问题很复杂,到了镍铬合金,事情无疑变得更复杂了。即使元素有毒,合金也不一定有毒。通常,合金具有比纯金属更稳定的晶体结构,更坚硬、更耐腐蚀。曾广泛用作补牙材料的银汞合金就是个例子,虽然汞有很强的毒性,但形成银汞合金后,也可以用来作为补牙的材料。
但合金的特性与配比有很大关系,《烤瓷修复体用镍铬合金的生物安全性》报告即指出:“镍铬合金中含镍量虽然高达80%,但是决定其腐蚀而导致镍释放量的并非镍含量,而是铬含量。”“含有20%以上的铬和4%以上的钼的镍铬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当铬元素的含量低于15%时,合金在口腔环境中耐腐蚀性很差,可导致明显的副作用。”
而白冰向记者表示:“调查报告中只调查了正规三甲医院的镍铬牙使用者。可是那些小诊所呢,谁能保证他们的合金比例?”而且,“很多大医院也不给出烤瓷牙的成分卡。”
致肾病的质疑
除了金属是否会析出的疑惑,析出的金属离子会否、以及会如何被吸收?被吸收的镍元素是否会致肾病?这是争论的另一个焦点。
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与其接触人体的方式有关。与消费者的日常经验不同,口腔粘膜对金属离子吸收的能力要低于干燥的皮肤。根据2006年《牙科材料学》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含镍牙科合金的安全性》,“暴露于金属离子危害性最大的途径是静脉内的暴露,例如可能发生在透析或注射药物时。最小的毒性暴露途径是平常的口腔内摄取。”而安装在我们口中的牙科材料,“暴露途径主要是摄取”。
也就是说,如果有镍元素被溶出,其主要危害并非被粘膜吸收导致接触过敏,而是被吞下肚。美国俄勒冈医科大学的Park博士发表于1983年的一项实验显示:即使全口戴着镍铬合金材质的牙套,在体外模拟情况下,每天也只能溶出40微克镍,这个水平,比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正常摄入的镍(100~600微克)还低。
如此看来,似乎只要少吃些富含镍元素的巧克力、果仁、干豆和谷类,便可以弥补镍铬烤瓷牙所带来的镍摄入。是这样吗?这个说法同样不确切,因为镍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跟不同的摄取方式有关。资料显示,饮水时摄入的镍接近1/4在肠道内吸收后由肾排出,而食物中摄取的镍只有1%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排出。
针对前述刘先生的症状,“中毒性肾病”研究专家方国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慢性长期接触肾毒物质的确可能引起中毒性肾病。但“尿中检出蛋白或血的原因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需要检查鉴定”。
对致敏性和致肾病之间可能的关系,方国祥说:“能够引起肾脏病的原因很多,过敏也是引起肾脏病的原因之一,例如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病……金属镍的毒性不大,镍化合物的毒性较强,至于在口腔中是否可因长期接触唾液而发生化学反应或溶解则未见报道。”